2月7日,极目新闻记者从自然资源部网站获悉,“鄂西北碱性岩-碳酸岩型铌-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与评价”科研项目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为“202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项目,标志着湖北省竹山县得胜镇庙垭铌-稀土共生伴生矿选冶技术攻关获得重大突破,新选冶工艺可使铌品位和回收率大幅提升,伴生矿铁、硫也能得到有效地分离提取。

该科研项目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全力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分工协作,历时两年完成,取得的主要成果有两项:一是创新碱性岩-碳酸岩型低品位、共生伴生铌-稀土“同步富集-微细粒铌铁矿高效反浮选-铌与铁矿物选择性还原分离”新工艺,使铌品位由传统工艺的5%~8%提高到17%,回收率从原来的20%提高到50%,同时还可分离出稀土、铁、硫等精品矿物,新工艺有望实现90万吨铌资源综合利用,为湖北省竹山县庙垭铌-稀土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对庙垭矿区纵深探矿,估算铌潜在资源量达59.8万吨。

该科研项目组通过潜力评价,科学预测,得出的结论为:竹山-竹溪地区远景资源量铌300万吨、稀土270万吨、钽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