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甘肃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贠建民一行调研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深入了解中心建设进展、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情况。甘肃省政协、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包头市政协及高新区有关领导、国创中心总经理刘威等陪同调研。

贠建民一行实地参观了国创中心展厅及成果展示区,详细听取了中心在稀土新材料研发、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刘威介绍,国创中心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聚焦稀土产业链短板和弱项,构建技术及应用推广、公共技术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等4个中心,建设了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光功能材料、稀土合金材料、稀土材料测试评价等11个平台,集关键共性技术硏发、中试孵化、测试验证和成果转移转化等于一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助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稀土光功能材料展示区,刘威介绍,国创中心锚定产业升级刚需,重点突破高效稀土光功能材料在LED新型显示等新兴领域的应用瓶颈,运用纳米级稀土掺杂工艺,将镧、铈元素精准融入导光板基材,生产覆盖稀土光转化智慧照明等终端产品,填补了自治区稀土光功能材料量产化空白。

同时,国创中心也在储氢储能领域不断发力,自主研制生产的正负压氢气循环系统、可调压固态储氢装置、氢燃料叉车等装置,具有氢气存储量高、存储压力小、安全、高效、智能可控等特点,打通了固态储氢技术在大规模存储与移动载具使用两个环节的技术壁垒,为固态储氢技术的市场化推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用展示。
贠建民对中心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稀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稀土资源的两大重要基地,在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和技术发展上各有特色,两者的关联性与合作前景对我国稀土产业的全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两地能加强区域合作机制,以资源互补为基础、技术协同为纽带、政策联动为保障,共同推动我国稀土产业从“资源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