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基金
               
当前页面>成果转化
成果转移转化
科研项目
一、稀土永磁无刷电机中试示范线
     与诚正稀土集团合作的“稀土永磁无刷电机中试示范线”已完成,并实现产业化落地; 围绕稀土永磁材料高端应用,开发了无刷电机用特种磁钢,依托相关技术与赣州诚正电机公司合作建设了稀土永磁无刷电机产业示范线,开发了一款绿色节能的稀土永磁无刷增氧机,可取代传统异步电机,解决了水体污染、噪音大、耗能高等问题。目前已完成中试,正在推进产业化应用。

成果转化
仪器设备
专利展示
二、高性能超细纳米钨铜合金中试示范线(建设中)
     针对国产钨铜合金存在成分均匀性差、批次差异性大、内部缺陷多等问题,创新性地研发出一条包含复合粉末制备、成型与烧结、孔隙尺寸调控、第三相元素强化等技术的钨铜合金成套制备路线,打破了国外钨铜材料制备技术的垄断。建立了一条具备年产150吨高性能稀土钨铜合金的生产能力的中试示范线,孵化了江西博沃新材料有限公司。

三、钕铁硼废料闪速焙烧中试示范线
     利用前期开发的钕铁硼废料闪速焙烧中试技术与装备,已完成中试线建设,孵化了江西闪凝科技有限公司。正与赣州稀土友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推进首台套装备的产业化应用。


四、智能稀土永磁悬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

     依托江西理工大学黄金校区建设的技术验证线(实验线)的前期基础,在赣州市兴国县建设了1公里工程试验线,目前项目已完成磁轨铺设、“兴国号”挂车,正进行高度悬挂测试及试运行,并组织团队开展相关标准的编制;孵化了江西永磁磁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托项目技术获批2021年江西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1项,项目经费500万元。


五、轨道交通用特种磁材示范线

     围绕稀土永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开发了开发重稀土高效利用技术,实现永磁悬浮轨道交通专用磁体,即45SH批量制备,重稀土用量降低50%,磁体制造成本降低12-16%,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建设了一条3公斤和50公斤的示范线,并在赣州富尔特、江西金立永磁等企业进行了放大试验,并顺利推进产业化。项目技术成果已在永磁悬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得到应用。依托项目技术获批赣州市科技重大专项1项,项目经费100万元。

六、稀土企业智能化工厂改造及数字矿山应用技术示范线
     开展了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智能工厂应用研究,开发了软件著作权10余件,目前已在10余家稀土企业落地,为中国稀土集团稀土矿山复工复产提供了智能化方案;孵化高技术企业-赣州国创稀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七、钕铁硼辐射磁环产业示范线
     目前中试示范线已购置磁控溅射镀膜装备,粉末热成型压机等示范线主要设备。此示范线建设可推动热压钕铁硼实现大规模量产,满足稀土永磁材料在高端装备产业的需求,与下游企业合作,实现辐射磁环产品在永磁电机上的推广应用,有效延伸稀土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目前已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经费共计30万元。

八、稀土基环保颜料及涂料产业示范线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稀澜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攻克了以镧铈化合物为主要反射隔热材料的涂料配方和制备工艺技术等关键技术,成功以氧化铈、铈酸镧、氧化镧铈(自然配分),有机染料、高岭土等作为颜料组分,制备出白色、彩色反射隔热涂料产品;制备成黄、橙、红、蓝等不同颜色的稀土反射隔热涂料产品,可以应用于建筑物外墙及金属结构表面。涂料的太阳光反射比和近红外反射比均大于国标要求,与参比黑板的隔热温差在10-15℃,具有显著的隔热效果。示范线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稀土彩色反射隔热涂料产品,填补市场空白,扩展高丰度稀土元素镧、铈的应用领域,解决稀土平衡利用问题,大大拓展稀土材料在绿色环保、节能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九、高性能稀土储氢材料产业示范线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包头稀土研究院内,与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稀土院现有La-Y-Ni系储氢合金年产300吨示范线基础上补充购置真空感应速凝炉、储氢合金动态热性能测试系统中循环寿命测试模块等设备,建设高容量稀土储氢合金材料年产500吨产业示范线,突破高容量储氢合金日本专利壁垒,推动其在新能源交通工具上的应用。